6月3日,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CNNIC)成立十周年之際,我國國家域名.CN也走過了向公眾普及發展的十年歷程。正如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,踏上光輝的發展之路,CN域名的十年風雨兼程,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。究竟國家域名的發展與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系?國家域名發展應該遵循怎樣的規律?
德國專家談國家******域名
“本國(guo)(guo)域名(ming)資源對于互聯(lian)網的(de)戰略意義不容(rong)置疑”,采訪開始之前,Andreas Baess就(jiu)嚴肅地(di)向記者表態,一個國(guo)(guo)家的(de)本國(guo)(guo)******域名(ming)的(de)發展(zhan)(zhan)狀況(kuang),代(dai)表著該國(guo)(guo)互聯(lian)網經濟(ji)的(de)發展(zhan)(zhan)程度。
德國目前國家******域(yu)名(ming).DE注冊量已超千萬,這對于一(yi)個網民(min)數(shu)量僅有(you)3000多(duo)萬的(de)國家來(lai)說(shuo),意(yi)味著每3個網民(min)擁(yong)有(you)一(yi)個域(yu)名(ming)。這也是Andreas Baess的(de)底氣所(suo)在,一(yi)個國家的(de)******域(yu)名(ming),就像一(yi)面(mian)鏡子,照出了互(hu)聯網的(de)顏面(mian)。
國家域名滾雪球式發展
以(yi)(yi)德國(guo)域名.DE為例,早在1988年(nian)(nian)(nian),.DE作為德國(guo)的國(guo)家(jia)******域名就被注冊下來了。經歷了一個緩慢的發展(zhan)階段后(hou),直(zhi)到1999年(nian)(nian)(nian)10月(yue),域名才得(de)以(yi)(yi)突破百萬(wan)注冊量,此后(hou)兩年(nian)(nian)(nian)出現(xian)了爆炸性增長,至2001年(nian)(nian)(nian)年(nian)(nian)(nian)底劇(ju)增到510萬(wan)。突破500萬(wan)大關的DE域名,開(kai)始以(yi)(yi)每年(nian)(nian)(nian)100萬(wan)的速度穩步(bu)上(shang)揚,并于2006年(nian)(nian)(nian)年(nian)(nian)(nian)中(zhong)突破千(qian)萬(wan)大關,最(zui)終穩居世界第一。
推廣手法受國際認可
Andreas Baess先生肯定了CN域(yu)名(ming)(ming)1元體(ti)(ti)驗活動(dong)對網民(min)的(de)(de)普及(ji)意(yi)義。通過降(jiang)低域(yu)名(ming)(ming)價(jia)格,引導更多(duo)的(de)(de)網民(min)體(ti)(ti)驗、應用國(guo)家******域(yu)名(ming)(ming),是一(yi)種國(guo)際慣例,本國(guo)域(yu)名(ming)(ming)發(fa)展(zhan)較(jiao)好的(de)(de)德國(guo).DE、英(ying)國(guo).UK都(dou)曾使(shi)用類似手法(fa)來進(jin)行推(tui)廣,完成本國(guo)域(yu)名(ming)(ming)的(de)(de)突破性發(fa)展(zhan)。
事實(shi)也(ye)證明(ming)了這一論調,1元錢降低了CN域名(ming)(ming)使用的(de)門(men)檻,也(ye)改變了網民對CN域名(ming)(ming)的(de)認知。“反正是(shi)一元錢,試(shi)試(shi)也(ye)無妨(fang)。”在德(de)國,即(ji)使是(shi)街角的(de)小花(hua)店也(ye)擁有自己的(de)域名(ming)(ming)和網站,一下(xia)子把生意放大到(dao)全國乃至全球。
據Andreas Baess介紹,在(zai)德國,時效性(xing)應(ying)用成(cheng)為DE域(yu)名(ming)(ming)增長的(de)特點之一(yi),很多新(xin)(xin)的(de)市場活動(dong)推(tui)(tui)廣譬如新(xin)(xin)電影上市,往往都會有新(xin)(xin)的(de)DE域(yu)名(ming)(ming)被注冊,用以推(tui)(tui)廣。在(zai)CN域(yu)名(ming)(ming)1元體(ti)驗應(ying)用加深以后,人們將更(geng)加習慣于(yu)利用CN域(yu)名(ming)(ming)的(de)成(cheng)本優勢,注冊CN域(yu)名(ming)(ming)進行階(jie)段性(xing)或短(duan)期的(de)活動(dong)、產品推(tui)(tui)廣。
反觀國際,“DE域名的(de)發展,主要(yao)原因(yin)(yin)是(shi)價(jia)格更便(bian)宜(yi),因(yin)(yin)此(ci)用(yong)戶接受起來很容易”,Andreas Baess先(xian)生談道,位居第二的(de)英國域名.UK在1999年9月后注冊價(jia)從20英鎊(bang)降(jiang)到5英鎊(bang)后,注冊量(liang)迅速(su)從每月2萬上漲到每月10萬。
更為顯著的(de)是(shi),本國(guo)互聯網的(de)發展將(jiang)(jiang)大(da)(da)大(da)(da)加速。由于大(da)(da)量本國(guo)域名的(de)注冊和應用(yong),其(qi)帶來的(de)影響力也將(jiang)(jiang)呈幾何狀(zhuang)增長,將(jiang)(jiang)有(you)更多的(de)網民受到吸(xi)引和帶動(dong),嘗試使用(yong)本國(guo)國(guo)家(jia)******域名,從(cong)而在應用(yong)上(shang)形成規(gui)模效應,這正是(shi)互聯網經濟擴張的(de)動(dong)力。
既然如此,什么樣的域名規模才能與本國互聯網發展相匹配?Andreas Baess先生稱,德國目前的DE域名在達到了1000萬以后,滿足了德國互聯網發展的基本需求,并為德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。目前中國的網民數已經突破1.4億,Andreas Baess先生認為,按照中國網民規模,至少需要1000萬以上的CN域名注冊量才能適應,為此有待于域名管理機構進一步采取措施去推動。 京華時報記者 孫尚偉



